来源:小肆说健康
2023-04-09 22:51:29
导语:张女士今年63岁了,两年前张女士在做肠镜检查时,发现肠道内有一厘米左右的肠息肉,病理结果显示为管状腺瘤。
但是张女士认为身体没有出现其他不适,所以没有进行下一步治疗,但是前两个月的时候,张女士排便时发现了大便带血的症状,虽然每次血液量不是很多,但也引起了张女士的重视。
【资料图】
张女士再次去医院做了相关的检查,发现肠道内存在多个息肉,并且最大的息肉已经到了3厘米,病理活检为结肠癌。
01为什么肠道内容易长息肉呢?
1、饮食因素:
长时间吃高蛋白,高脂肪,低纤维饮食的人,患肠息肉的发病率明显更高。
2、胆汁代谢紊乱:
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胃空肠吻合术和胆囊切除术,胆汁的流向和排泄时间发生了变化,大肠中胆汁酸的含量增加,胆汁酸代谢紊乱容易导致肠息肉。
3、遗传因素:
大约10%的癌症患者有癌症家族史,同样一个家族成员患有腺瘤性息肉,其他成员患肠息肉的可能性显著增加,特别是家族性息肉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。
4、肠道炎症疾病:
结肠粘膜的慢性炎症损伤是炎症性息肉的主要原因,炎症性息肉最常见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,阿米巴痢疾,克罗恩病,常血吸虫病和肠结核,也常见于结肠手术后留下的吻合部位。
5、其他疾病:
免疫力低下,动脉粥样硬化,冠心病,糖尿病胃,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行胃空肠造口术、癌症放疗和肥胖的发生率较高。
与没有糖尿病女性相比,患有二型糖尿病的女性,患结直肠腺瘤的风险增加了80%。
02肠道里长了息肉,上厕所时早有信号,早了解早受益
肠息肉一般分为直肠息肉和结肠息肉
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便血、脱垂和肠道刺激。
便血:无痛便血是直肠息肉的主要临床表现息肉出血较少,如果息肉在排出过程中因挤压而脱落且息肉大位置低,容易出现大出血,便血的特点是血液夹杂在大便中,而不是滴在大便上。
脱垂:当息肉大,息肉数量多,肠粘膜会因重力而逐渐下垂,可能出现直肠脱垂。
肠道刺激症状:当肠道蠕动拉动息肉时,会出现腹痛,腹泻,腹部不适,脓血便以及严重内部紧急情况等肠道刺激症状。
结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是间断性便血、大便异常、腹痛和息肉脱垂
便血:便血中断或大便表面有血多为鲜红色,继发性炎症感染可能伴有黏液便,或黏液血便伴随严重内部紧急情况,便秘,大便次数增多,靠近肛门处的息肉容易脱出,也可能引起肠套叠。
大便习惯的变化:大便时间和次数会出现变化,比如说出现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泻,特别是便秘和腹泻,反复交替,一定要重视起来。
大便性状异常:正常的大便应该是圆柱状的,如果息肉在结肠腔中并且大便被压缩,大便往往会变保护半屏,有时还附着血迹。
腹痛:腹痛情况相对罕见,有时大息肉会引起肠套叠,甚至肠梗阻和腹痛。
03如何保养肠道?
关键词: